中國皇帝的登基(奇怪,沒有人說加冕。「帝冠」由太監戴的嗎?),通常是到泰山或者到天壇去祭天。
祭天,是完成「『天』子」的程序。然而,印象中我們並未有人民參與見證,從而也不知大家是如何印證或承認皇帝接受過「天」的授權。從這角度說,中國皇帝的權威是來自於軍事武力:是因為武力獲勝在先,所以才有祭天的資格。天,無從表示同意與否,都被強迫中獎。因此若出現飢荒地震等事件,就會被解釋為「天不同意」,而不僅僅是趕緊賑濟災民。所以皇帝平時緊張兮兮督促欽天監,浴室趕緊下詔罪己。剩下的,就只好透過「祭孔」來展現。
相對的,歐洲皇室的加冕(coronation or crowning)就完全不一樣。其「君權」是透過上帝在世間的代表人「羅馬教皇」來「神授」,暫時不說背後「神權」與「君權」的雙元鬥爭,但人民的確親眼見到「神授」的過程。
先看奧匈帝國約瑟夫的加冕典禮,來體會「統治正當性」的承認與移轉。
【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】
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帝國(1804-1867)也被稱為「哈布斯堡帝國」,原本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公國,由於帝國內部紛亂、法國大革命與共和革命連續,拿破崙在1804年稱帝。為在紛亂中自保,所以掌握神聖羅馬帝國實權的奧地利大公也順勢稱帝,成為奧地利帝國。當時奧地利帝國包括匈牙利與波西米亞王國、捷克、倫巴底、威尼斯王國、托斯卡納、摩拉維亞等等地方。
【1867年奧匈聯合帝國】
奧匈聯合帝國除元首仍由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外,各自擁有獨立的內閣與首相;然而戰爭大臣、財政大臣和外交大臣為兩國共有。對匈牙利而言,匈牙利獨立出奧地利帝國,但約瑟夫不是奧地利皇帝而是匈牙利國王,約瑟夫對於匈牙利的主權行使限制在首相任免,以及對國會行使召集、解散等權。
加冕典禮於1867年6月8日在布達佩斯的聖馬提亞大教堂(Matthias Church)加冕為匈牙利國王(奧地利皇帝加冕在1848年舉行過,且已經行使過匈牙利國王的加冕典禮)。實際上是約瑟夫,面對主教與日後為第一任首相(兼戰爭與外交大臣)的安德拉西伯爵(Count Gyula Andrassy),並於三階的台階上跪下。匈牙利貴族代表「安德拉西伯爵與主教一同」[1] 將皇冠戴在皇帝頭上。主教將皇冠取下,舉過皇后的右肩。約瑟夫在二聲禮炮中右手握著象徵帝權的權杖(sceptre)、左手拿著象徵王權的寶石登基坐上王座。主教走到教堂中央高呼三聲「國王萬歲」,鐘聲大響。
【1867年約瑟夫再度就任匈牙利國王】
隨後的遊行隊伍從教堂出發向(ベルヴァーロシュ)教區教會前進,沿途灑金銀幣。匈牙利國會議員與貴族都等在此地。約瑟夫在此重新宣誓效忠1848年加冕為匈牙利國王時對匈牙利所做出的誓詞:「不使匈牙利王國國土受損,不使領土的正當權利受損,盡力增進公共福祉。」
宣誓完成後,約瑟夫騎馬回加冕紀念山,並於山頂以劍指向四方,意義守護全國領土。這個加冕紀念山,是由全國各地的土壤所堆積而成,而國王也在此接受各地的名產。此景讓我想到日本昭和皇太子來台灣時,以及蔣介石都辦過類似儀式,上述兩儀式特別注意到原住民的參加。這是輸誠,也是展現統治實力的場合。
換個場景看俄羅斯沙皇。
1894年11月亞歷山大三世過世後,沙皇帝位由其子尼古拉二世繼承。帝俄時期加冕一位單身的沙皇是無法接受的,故趕緊娶黑森大公的公主亞歷山德拉,她也是英王維多利亞的孫女。
1896年5月26日加冕典禮在莫斯科聖母大教堂舉行。除了彌撒與祈禱之外,加冕之後,尼古拉二世先將皇冠帶在自己頭上之後,再摘下來戴在皇后頭上,過一下子才又戴回來。
加冕後伴隨著遊行,尼古拉二世走在大型華蓋之下,而四周則由高級將領以絲帶伴行。新皇帝加冕遊行,通常會發放食物與紀念品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lT28t9BLK0&feature=related
總之,歐洲國家的權位傳遞,必須有公開的權力移轉程序與文件,並非私相授受,從而也不是叢林邏輯。國王(女王)的配偶也享有同等的榮耀,但卻是居於次位或間接獲自國王(女王)。
在歐洲西羅馬垮掉後的中世紀歷史中,曾有過極為嚴重的「教權」與「君權」的鬥爭,甚至兵戎相見(教宗也會騎馬打仗、流亡外地)。對西洋人而言,因為相信上帝(教權)的存在,所以認為君主不可以脫離上帝而自稱為王、為帝,總需要一位「上帝在世間的代表人」(教宗本人、教宗授權的主教,或者主教)授權加冕後,才能擁有神授的君權。進一步說,被逐出教會,等於死路一條。就有一位國王得罪教宗,在雪地中罰跪三天三夜。
至於塗油,是來自於古代的宗教儀式,經由塗抹聖油,讓君王由平民升格為神為聖,從而得統治百姓與國家。
最有趣的是,1848年約瑟夫已經是奧地利皇帝兼了許多職位,包括匈牙利國王。可是,當允許匈牙利以特殊型態獨立,而成為「奧匈聯合帝國」後,約瑟夫仍然要再一次加冕為匈牙利國王。
回顧大清的歷史也是一樣: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「金」,即位為「汗」;1626年努爾哈赤過世,皇太極繼位為「汗」。可是,1636年當「金」取得「元」的傳國之璽,體制上與「蒙帝國」聯合(若不是合併的話)後,改國號為「大清」,(同一人的)皇太極二度即位為「帝」。同時,大清皇帝擁有蒙古「博格達汗」(Bogd Khan)的元首地位。
1643年,皇太極過世,福臨即位為「帝」,而1644年大清入關後,領土雖大幅擴張,但福臨並未二度即位,僅依據儒教規矩執行祭天儀式。
可見得,當國體有重大改變(不是領土增減),原來的元首必須以加冕、改稱謂等重新定義與確認其地位合法性。這是體制對於政治實務的主導。而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確認,大清(的核心)的確是「滿蒙聯合帝國」,好像奧匈帝國一樣。
參考書籍:
《帝國的末日:奧匈帝國》,山東畫報出版社,濟南,2003,pp.30-36
《戰爭與和平:俄羅斯帝國》,山東畫報出版社,濟南,2003,pp.95-100
《天皇と主権を考え 第10巻 王を巡る視線》,岩波書店,東京,2002,pp.224-2245